答秦兵部求墨竹

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
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访友的闲适场景,展现了文人墨客的清雅情趣。

前两句"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用白描手法勾勒出画面:诗人夜晚来到一间茅草亭子,靠近竹篱笆,月光下竹影婆娑,映照在长满青苔的台阶上。"寒月"二字既点明季节,又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后两句"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转入抒情:吟诗作对后兴致不减,于是提笔画下几枝疏朗的竹子。"离披"形容竹枝自然舒展的姿态,暗示画家笔法洒脱不拘。

全诗妙在将夜访、赏竹、吟诗、作画四个文人雅事自然串联,通过"影随寒月"的动态描写和"离披一两枝"的写意笔触,既表现了竹子的风骨,又透露出作者淡泊高洁的志趣。诗中不见"墨竹"二字,却处处透着墨竹的神韵,正是文人画"不似之似"的艺术境界。

王佐才

建州崇安人,字昌辅。诸生。善画墨竹。高宗建炎间范汝为叛,佐才率义兵御建阳,以功补承信郎。后为吉州水军统领,与敌力战,中流舟坏而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