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望日楼居火后示大儿佩璜

高楼一炬委荒芜,补屋何从更买珠。
酿酒已无田种秫,打门犹有吏催租。
昼操薪桂慵拈笔,夜对缸花学辟纑。
尽付郁攸无长物,舟居陆处总艰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火灾后一家人陷入困境的辛酸生活,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作者家的小楼被一把火烧光,只剩荒地("高楼一炬委荒芜"),想修房子却连买颗珍珠的钱都没有("补屋何从更买珠"),这里"买珠"其实是说自己穷得连便宜材料都买不起。

接着吐槽生计艰难:想酿酒却没地种高粱("酿酒已无田种秫"),明明家都被烧了,收税的衙役还来敲门催租("打门犹有吏催租"),简直是雪上加霜。

白天因为柴火贵得像桂花舍不得烧,连写字的兴致都没了("昼操薪桂慵拈笔"),晚上只能对着油灯学搓麻绳补贴家用("夜对缸花学辟纑"),"缸花"就是灯芯的火苗,"辟纑"指搓麻线。

最后苦笑说家当全被火烧光了("尽付郁攸无长物"),"郁攸"是火神,指代火灾。不管住船上还是住陆地都活得太难了("舟居陆处总艰虞")。

全诗妙在用日常小事写大苦难:烧火的柴、照明的灯、催租的吏,这些细节比哭穷更有说服力。最讽刺的是房子都没了还要交税,让人看到古代底层百姓的无奈。最后"舟居陆处"的对比,把走投无路的境地写得特别鲜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