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斋为孔舍人题
西京大雅沦,斯文日凋败。
天不丧周孔,使人续謦欬。
韩子兴中原,圣言始有赖。
孤窍吐雄奇,金声塞两戒。
时于蕙兰室,中出蛟龙怪。
回首视齐梁,有作颇衰惫。
一从兹涂辟,来者方云会。
豪彦仍响臻,欧曾得两大。
圣清炳昌运,方姚实孤迈。
鲁叟有云孙,耆古百无懈。
斋祓奉烝尝,但下昌黎拜。
大书榜其室,夙莫见蓍蔡。
谁云千载遥,神理与针芥。
湜翱漫亲炙,相夷等自郐。
天不丧周孔,使人续謦欬。
韩子兴中原,圣言始有赖。
孤窍吐雄奇,金声塞两戒。
时于蕙兰室,中出蛟龙怪。
回首视齐梁,有作颇衰惫。
一从兹涂辟,来者方云会。
豪彦仍响臻,欧曾得两大。
圣清炳昌运,方姚实孤迈。
鲁叟有云孙,耆古百无懈。
斋祓奉烝尝,但下昌黎拜。
大书榜其室,夙莫见蓍蔡。
谁云千载遥,神理与针芥。
湜翱漫亲炙,相夷等自郐。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韩愈(韩子)复兴儒家文化为主线,表达了对中华文脉传承的赞美。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文化危机与韩愈的使命(前六句) 开篇指出汉代以后正统文化衰落,直到韩愈出现才扭转局面。诗人用"天不丧周孔"(上天不让孔子之道消亡)强调韩愈像天选之人,用"金声塞两戒"形容他的文章如洪钟巨响震动天地。
2. 韩愈的历史影响(中间十句) 通过对比齐梁时期浮华文风("蕙兰室"比喻华丽却空洞),突出韩愈开辟的新文风如"蛟龙怪"般雄奇有力。后续提到欧阳修、曾巩等宋代大家,以及清代方苞、姚鼐等桐城派代表,都是沿着韩愈开创的道路发展。
3. 当代传承者的致敬(后八句) 描写孔舍人(孔子后代)在书斋虔诚祭拜韩愈的场景。"大书榜其室"指在书房悬挂韩愈名言,"蓍蔡"(占卜用的神草和龟甲)比喻韩愈思想如同指路明灯。最后用"针芥相投"的典故,说明即使相隔千年,精神仍能相通。
全诗用蛟龙、金声等壮阔意象,配合"针芥"这类精妙比喻,既展现韩愈的文化功绩,也表达了对坚守文化传统的当代人的敬意。核心思想是:真正的文化精神能超越时空,在后人的实践中获得新生。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