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女郎卞云装侨居半塘,八九年前曾过一面,比来湖,上见其案头有吴梅村诗册并虞山老人和章,寻览情词,不无今昔之感,因窃取二老意并云装近事,檃括成诗三首 其三

不向长安斗狭斜,朅来水国傍蒹葭。
曾探织女矶边石,再见玄都观里花。
秋思潘郎惊鬓发,夜情白傅感京华。
三千年后篷莱路,知在琼楼第几家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名叫卞云装的女子从繁华都市隐退到江南水乡后的生活变迁和内心感慨。

开篇"不向长安斗狭斜"说女子不再去京城过那种争奇斗艳的生活,"朅来水国傍蒹葭"转而来到江南水乡与芦苇为伴。这里用"长安"代指都市繁华,"蒹葭"则象征着朴素自然的生活。

第三四句用典故对比过去和现在:她曾经像牛郎织女一样有过甜蜜爱情(织女矶边的浪漫),如今却像刘禹锡诗中玄都观的桃花,见证着世事变迁。这里暗含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五六句写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像潘岳一样惊觉鬓发渐白,像白居易那样在夜晚怀念京城往事。两位古人都以多愁善感著称,用来表现女子对年华老去的感伤。

结尾更富想象力:说三千年后若在仙境重逢,不知她会在哪座玉楼中。用"篷莱""琼楼"这些仙境意象,既表达对女子未来的祝福,也暗含人生如梦的感慨。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神话典故和自然意象,展现了一位女子从繁华到淡泊的心路历程,既有对往事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遐想,读来令人回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