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商旅在蜀道(四川一带山路)上艰难跋涉的场景,充满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
开头两句"西南千里程,处处有车声"直接勾勒出一幅繁忙的交通图景:在漫长的西南山路上,到处都能听到车马行进的声音。这里暗示了蜀道虽然艰险,但人们为了生计依然络绎不绝地往来奔波。
中间四句揭示了人们不畏艰险的根本原因。"若使地无利"是说如果这片土地没有价值,"始应人不营"指人们就不会来经营开发。"天涯犹马到,石迹尚尘生"用生动的画面说明:再远的地方马队也能到达,坚硬的石路上都踏出了尘土,凸显人们为谋生表现出的惊人毅力。
最后两句"如此未曾息,蜀山终冀平"是诗人的感慨:人们这样日夜不停地奔波劳碌,终有一天会让险峻的蜀山变成坦途。这里既表达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决心,也暗含了诗人对民生艰难的同情。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通过描写蜀道上的车马往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为生活奔波的艰辛,以及他们征服自然的顽强精神。诗人用"车声""马到""尘生"等具体意象,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古代商旅队伍翻山越岭的场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