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意境和哲理。
首句“碧玉窗棂三四閒”,用“碧玉”形容窗棂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这里的“閒”字,既表示窗棂的稀疏,也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悠闲。这句话就像是在说,透过几扇稀疏的碧绿窗棂,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接下来,“一溪流水伴君閒”,进一步描绘了窗外的景象。溪水潺潺,仿佛在陪伴着诗人,增添了几分宁静和和谐。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读者,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雪中惜取青青节”,雪中的“青青节”指的是竹子。竹子象征着坚韧和不屈,即使在寒冷的雪天,依然保持青翠。这句话表达了对竹子这种坚韧品质的珍惜和赞美。
最后一句“不用开林自见山”,意味着不需要刻意去寻找美景,自然的美就在眼前。这句话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自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总是追求远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窗外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珍惜当下的生活哲学。
张景脩
张景脩,字敏叔,常州(今属江苏)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神宗元丰末知饶州浮梁县(《石林诗话》卷中)。后两为宪漕,五典郡符,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终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有《张祠部集》,已佚。事见《中吴纪闻》卷三。今录诗二十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