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头道水客馆

重掩象肺腑,幽深寓耳目。
峰疑日月避,山将天地束。
飞瀑频湿衣,悬厓欲压屋。
对面岭云白,随意阶草绿。
跋涉已半月,淹留忽三宿。
昼夜风雷响,春睡不敢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头道水客馆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惊叹和旅途劳顿的感慨。

开头两句"重掩象肺腑,幽深寓耳目"用比喻手法,形容山势如同大象的内脏般厚重幽深,让人感觉既神秘又压抑。这种写法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山林的深邃氛围。

中间四句是整首诗最精彩的部分。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峰高到让日月都要绕道而行,山脉仿佛把天地都束缚住了。飞溅的瀑布打湿衣服,悬崖陡峭得好像要压垮房屋。这些描写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压迫感。

"对面岭云白,随意阶草绿"两句突然转为宁静的描写,白云与绿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山间清新自然的另一面,为前文的紧张氛围带来舒缓。

最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感叹已经跋涉半月,却在这里停留了三天。昼夜不停的风雷声让人睡不安稳,连春天的好觉都睡不完整。这些描写透露出旅途的疲惫和对安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高耸的山峰与渺小的房屋)和感官描写(湿衣的瀑布、轰鸣的风雷),成功营造出一个既壮丽又令人敬畏的自然世界,同时表达了旅人复杂的心境。诗人用通俗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山水之壮美和旅途之艰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