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好/宴清都

翠幕东风早。
兰窗梦,又被莺声惊觉。
起来空对,平阶弱絮,满庭芳草。
厌厌未忺怀抱。
记柳外、人家曾到。
凭画阑、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
春好尚恐阑珊,花好又怕,飘零难保。
直饶酒好□渑,未抵意中人好。
相逢尽拼醉倒。
况人与、才情未老。
又岂关、春去春来,花愁花恼。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清晨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和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上阕从清晨写起:东风吹动翠绿帘幕,主人公被黄莺叫声惊醒。起床后看到台阶上飘着柳絮,院子里长满花草,但心情依然低落。他回忆起曾经去过柳树旁的人家,靠着栏杆欣赏春色,感叹"花好、酒好、人好"的完美时刻。

下阕转入抒情:虽然春天美好却怕它结束,花儿娇艳却怕它凋零。就算有美酒,也比不上意中人的好。主人公认为遇到知心人就应该尽情畅饮,何况自己和对方都还年轻有才情。最后点明主旨:这些愁绪其实与春天来去、花开花落无关,核心是对人际真情的不舍。

全词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人们共同的体验:在美好时刻总会担心失去,而最珍贵的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这种对短暂美好的珍惜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让这首词虽然写于古代,却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