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韬叔自庄严堪检书图(甲戌)
世衰道失群诟儒,书贵乃敌千琲珠。
以书为市儒益贱,鉴家往往邻贪夫。
有人藏弆供自娱,已与俗好酸咸殊。
藏而不读但插架,骨董之见非吾徒。
周侯书眼炯如月,一堪检书还写图。
得毋私淑在刘向,检校叙录陈农书。
校雠之说见别录,怨家相对言非诬。
异同諟正属始事,官私考订聊举隅。
平章旧闻洞流变,头白未必穷修途。
但罗众本订讹脱,小儒自画宁非迂。
实斋通义已绝诣,视郑渔仲终粗疏。
君能检校异时尚,两贤所学今不孤。
栎园(周元亮。)林汲(周书昌。)尽书癖,遥遥华胄知同符。
梨庄善本足今逮,何时儒藏容据梧。
一廛十架类誇富,荛翁槎客何用摹。
相期更学曹倦圃,流通有约君与吾。
以书为市儒益贱,鉴家往往邻贪夫。
有人藏弆供自娱,已与俗好酸咸殊。
藏而不读但插架,骨董之见非吾徒。
周侯书眼炯如月,一堪检书还写图。
得毋私淑在刘向,检校叙录陈农书。
校雠之说见别录,怨家相对言非诬。
异同諟正属始事,官私考订聊举隅。
平章旧闻洞流变,头白未必穷修途。
但罗众本订讹脱,小儒自画宁非迂。
实斋通义已绝诣,视郑渔仲终粗疏。
君能检校异时尚,两贤所学今不孤。
栎园(周元亮。)林汲(周书昌。)尽书癖,遥遥华胄知同符。
梨庄善本足今逮,何时儒藏容据梧。
一廛十架类誇富,荛翁槎客何用摹。
相期更学曹倦圃,流通有约君与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黄丕烈写给朋友周韬叔的,主题围绕"读书人该如何对待书籍"展开,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篇关于"读书态度"的深度讨论。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 批判社会乱象(前8句) - 开篇直指社会问题:世道衰落,真正的学问被嘲笑,书籍被炒成天价商品 - 批评两种不良现象:把书当商品倒卖的"书贩子",和只收藏不阅读的"摆设党" - 用"古董"作比喻,讽刺那些把书当装饰品的人
2. 赞美周韬叔(中间14句) - 夸赞周韬叔是真正的读书人,像月亮一样明亮的"书眼"(指鉴赏力) - 把他比作汉代文献学家刘向,称赞他校勘书籍的严谨态度 - 提到历史上爱书的周姓前辈(栎园、林汲),说周韬叔继承了这种传统
3. 提出倡议(最后8句) - 建议不要像暴发户那样炫富式藏书("一廛十架类誇富") - 提倡学习曹溶(曹倦圃)建立藏书流通制度 - 最后发出约定:我们一起来推动书籍的传播共享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把功利性藏书vs真正读书进行鲜明对比 2. 善用比喻:把书籍比作商品、古董,把读书眼比作明月,形象生动 3. 现实意义强:诗中批评的"藏书不读""炒作书籍"现象,在今天依然存在 4. 正能量结尾:不只是批评,更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真正的爱书不是占有,而是通过认真阅读和分享传播,让书籍发挥最大价值。这种思想在今天电子书时代,依然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