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16岁少女的绝命诗,字字血泪却充满力量。她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孝节烈。
前两句写自己聪慧早熟,16岁就已饱读诗书("十三经"指儒家经典),这都是母亲口授的成果。这里能看出她出身书香门第,受过良好教育。
中间四句是她的生死宣言:
- "奇文不欲撑天地":她本可以写出锦绣文章名扬天下,但此刻已不在乎这些虚名。
- "大节偏教揭日星":她更看重的是像日月星辰一样永恒的气节。
- 用"何姓移刘亡汉室"(王莽篡汉的典故)和"谁人复楚乞秦廷"(楚国向秦国求和的典故)表达对家国沦亡的痛心。
- 这两句历史典故暗示当时可能有外敌入侵或奸臣当道的情况。
最后两句最为震撼:
- "愿从一死明忠孝":她选择用死亡来证明自己对国家和父母的忠诚。
- "碧血应留万古青":相信自己的热血会化作永恒的碧色,被后世永远铭记。这个"青"字既指血痕的颜色,也象征着不朽的精神。
整首诗最动人的是,一个花季少女面对生死时展现的惊人勇气。她没有哭哭啼啼,而是用历史典故和铿锵有力的语言,把自己的选择说得堂堂正正。特别是最后"碧血万古青"的意象,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她坚毅的眼神。这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决绝,正是这首诗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徐元娘
徐元娘(一二六一~一二七六),江山(今属浙江)人。应镳女。恭宗德祐二年元兵破临安,随父兄投井死,年十六。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