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夷仲兄嵩山岳寺会宿

相迎终日踏泥沙,行过山南路更赊。
虽有风光堪共赏,自怜诗酒属吾家。
野僧好事招题壁,稚子无端爱折花。
官冷囊空不须问,此身强健自生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哥哥在嵩山寺庙相聚时的闲适生活,充满了朴素的生活情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写赶路的场景:整天踩着泥沙赶路相迎,走过山南后发现前路还很长。这里用"踏泥沙""路更赊"这样具体的动作和感受,生动表现了旅途的艰辛。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虽然眼前风光值得共赏,但最让作者欣慰的是能享受诗酒之乐。"野僧"热情地邀请题诗,"稚子"天真地折花玩耍,这些日常小事在诗人笔下显得格外温馨有趣。这里用"野僧""稚子"两个形象,把寺庙生活的闲适感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不用问官职多低、钱袋多空,只要身体健康就能过好这一生。这种"看淡名利、珍视当下"的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全诗语言平实,像在唠家常,但字里行间透着对亲情、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诗人把赶路的辛苦、相聚的快乐、清贫的生活都写得真实自然,展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