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对远方服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直接点明友人处境:已经被罚去荒凉的边塞驻守,现在又要带领士兵操练战鼓(说明友人身份可能是军官)。"已甘"二字透露出友人认命的态度,更让人心疼。
中间四句用历史典故和边塞景象形成对比:
- 用东汉范滂(孟博)随母赴死的典故,说友人至少还能陪伴老母亲,比范滂幸运些。
- 用苏武(子卿)牧羊的典故,说友人还能见到活着的妻子,比苏武强些。
- 但现实是残酷的:在荒原上听到猿猴哀鸣,在鸡鹿山前听着战马嘶叫,这些边塞特有的声音烘托出孤寂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友人梦中依稀回到故乡,可眼前重重关隘让他迷失方向。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戍边之人思乡却不得归的痛苦,连做梦都找不到回家的路,读来令人心酸。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的家常话,但字里行间都是对友人遭遇的痛心和不舍。通过历史对比和边塞风物的描写,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离别之苦,体现了古代文人反对战争、珍视友情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