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朴实的语言,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急功近利会带来隐患。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简陋的生活场景:没人愿意花时间培育一棵能成材的大树("木一章"指栋梁之材),只用黄泥和茅草搭了个亭子屋子。这里用"谁肯"的反问,暗含了对这种短视行为的批评。

后两句是警醒的核心:新栽的柳树蒲草才长了三年,就被砍来当房梁给儿孙盖房子。表面上写的是用未成材的树木建房,实际在说:没有打好基础就急于求成,这样的房子(或事业、家业)怎么可能牢固呢?

全诗妙在用盖房子这个日常比喻,揭示了人生哲理:
1. 重要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培养大树)
2. 贪图眼前便利(用嫩枝当房梁)会埋下隐患
3. 这种短视行为最终会祸及后代(儿孙住的危房)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我们通过这个生动的建房故事自己领悟: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经营事业,都不能拔苗助长。现在偷的懒,将来都要加倍偿还。这种接地气的智慧,放在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