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壮烈场景。
前两句"未辟荆榛蜀道艰,三军进退最相关"用蜀道艰险比喻抗战道路的艰难。就像古代蜀道上布满荆棘、难以通行一样,抗战之路也充满险阻。但全军将士的进退存亡都与此息息相关,凸显了形势的严峻性。
后两句"果然众志成城易,不让神功擘华山"是全诗精华。诗人欣喜地发现,只要军民团结一心,就像筑起坚固的城墙,连劈开华山的巨力都无法攻破。这里用"擘华山"的神话典故(传说华山是被神力劈开的),反衬出人民团结的力量比神力更强大。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绝境中迸发的集体力量。诗人没有空洞喊口号,而是通过"荆棘蜀道"和"众志成城"的生动对比,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团结就能战胜。这种将宏大主题融入具体意象的写法,既通俗又深刻,至今读来仍令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