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海边、环境幽静的寺庙,以及诗人对高僧的思念之情。
首联"寺枕沧溟上,门长掩寂寥"用生动的比喻,说寺庙像枕着大海一样建在海边,大门总是关着,显得特别安静。这里通过"枕"这个动作,让寺庙有了拟人化的感觉。
颔联"定回花漏断,讲彻兽烟消"写高僧修行讲经的场景。"定回"指高僧结束禅定,"花漏"是古代计时器,暗示时间流逝;"讲彻"是说讲经结束,"兽烟"指香炉里的烟。两句合起来表现修行生活的规律性。
颈联"入槛泉声细,当轩岳色遥"转到写景:泉水声轻轻传入寺内,从窗口能看到远山。这里"细"和"遥"用得巧妙,既写实景,又暗含修行者细腻的心境和超脱的胸怀。
尾联"何时会重席,南望路迢迢"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渴望再次聆听高僧讲经的心情。"南望"说明两人相隔甚远,"迢迢"既写路途遥远,也暗含思念绵长。
全诗通过寺庙环境、修行场景、自然景色的层层描写,最后落脚到真挚的思念,由景入情,过渡自然。诗中"枕"、"细"、"遥"等字眼看似平常,却精准传神,展现了宋代诗歌含蓄深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