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内心宁静、远离世俗名利的人物形象。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原本的志向就是隐居山林("素志本丘壑"),功名利禄从来不是他追求的目标("荣名非所谋")。他懂得进退的尺度,活得坦荡,不觉得愧对前贤("进退适其宜,谅不愧前修")。
接着,诗人想象自己回到故乡柴桑(陶渊明的故乡,象征归隐),避开喧嚣,减少社交("言归柴桑里,避喧息交游")。他感到自己与世俗越来越格格不入,于是反问:这样的生活还需要追求什么呢?("与世渐相违,驾言复焉求")
最后两句点明了他的快乐源泉——弹琴饮酒("取乐在琴尊"),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根本不在乎外界的烦扰("不顾身外忧")。
核心思想:这首诗赞美了淡泊名利、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在的荣誉或他人的认可。他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