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

抗节在丛霄,谈玄屡对尧。
风回列子驭,霞建赤城标。
白石泥丹灶,红泉涤酒瓢。
天章耀行色,鹤态自逍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送张无梦归天台》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张无梦归隐天台的祝福与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隐逸生活,展现了张无梦的高洁品格和超脱世俗的逍遥态度。

首句“抗节在丛霄,谈玄屡对尧”中,“抗节”指坚守节操,“丛霄”象征高远的天际。这句赞美张无梦品格高尚,像站在云端一样超脱,时常与上古贤君尧帝谈论玄妙之道,体现了他智慧与品德的高超。

接下来“风回列子驭,霞建赤城标”,借用列子乘风而行的典故,形容张无梦归隐的旅程如仙人般飘逸。赤城是传说中的仙山,“霞建赤城标”描绘了天台山的美景,仿佛被霞光笼罩,象征张无梦即将归隐的理想之地。

“白石泥丹灶,红泉涤酒瓢”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细节:白石垒成的炼丹炉,红泉清澈,用来洗涤酒具。这两句展现了张无梦归隐后的生活——清净、自然,充满了道家追求长生的意境。

最后“天章耀行色,鹤态自逍遥”点明张无梦的归隐之路光彩照人,像天上的星辰一样闪耀。“鹤态”象征高洁与长寿,“自逍遥”表达了他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赞美了张无梦的高尚品格和归隐生活的美好,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欣赏。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充满了道家哲学的韵味,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刘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