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民生凋敝的社会图景。
第一句"输税地全无菽麦"说的是:农民为了缴纳赋税,把地里种的豆子和麦子都交光了,田里什么都不剩了。这里的"输税"就是交税的意思,"菽麦"指代粮食作物。短短七个字就道出了农民被赋税压榨得一无所有的悲惨处境。
第二句"入城人半是渔樵"则描写:进城的人里,有一半都是打渔的、砍柴的。这说明老百姓失去土地后,只能靠这些零活勉强糊口。"渔樵"在这里代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前句写土地荒芜,后句写百姓流离,形成完整画面
2. 数字运用巧妙:"全无"和"半是"形成强烈反差
3. 以小见大: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反映了当时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诗人没有直接说"百姓很苦",而是用两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民间疾苦。这种白描手法既真实又有力量,让普通读者也能直观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