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萧瑟画面,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坚韧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秋日的芙蓉花(拒霜是芙蓉的别称)在淡漠的秋色中独自艳丽,荒凉的园子环绕着冷清的池塘。这里用"澹漠"和"萧瑟"营造出寂寥的氛围,而"艳"字则突出了芙蓉在萧条中的生命力。
中间四句情景交融:诗人与友人(元方、晚香)一同赏花,感叹芙蓉即使无人欣赏也能在暮年保持芬芳。落日余晖中,落叶间传来归巢鸟儿的啼叫,荒草丛中寒蝉在露水中鸣叫。这些意象都在强化深秋的凄凉感,但芙蓉的"自芳"又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品格。
最后两句用典抒情:借用战国时薛公在雍门弹琴落泪的典故(比喻知音难觅),感叹世事变迁之剧烈。但芙蓉的绽放似乎在告诉世人:即使世界再变幻无常,有些美好的品质永远不会改变。
全诗的精髓在于:通过秋日残败景象与芙蓉傲霜绽放的对比,赞美了在逆境中保持本真、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诗人表面写花,实则寄托了自己不趋炎附势、坚守节操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