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洪坑至岑山渡道中
一碧渐江水,众壑含虚明。岑山峙中流,力与惊涛争。
孤峰荡回飙,万绿吹冥冥。唤渡人偶来,鉴影毫发清。
风声与水声,澒洞益可听。三两莲叶舟,渔网挂晚晴。
我家距岑山,五里云坡平。时餐渐江水,仰止岑山行。
古岸倚绝壁,踏歌行客情。清梦有时去,醉月吹瑶笙。
何时理钓蓑,来与江鸥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山水的动态画卷,充满了自然的力量和生活的诗意。
开头用"一碧渐江水"带出清澈的江水,群山倒映在水中,虚实交融。江心的岑山像一位勇士,与汹涌的波涛对抗,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接着描写山风呼啸,绿意深沉,营造出神秘幽远的氛围。
中间部分转入人间烟火。渡口偶有行人,水面如镜映出清晰倒影。风声水声交织成雄浑交响曲。渔舟三两,挂着渔网在夕阳中休憩,呈现悠闲的渔家生活。诗人提到自己家就在附近,常饮江水,仰望岑山,表达对家乡山水的亲近与敬仰。
最后诗人抒发情怀:走在古老江岸,踏歌而行;有时醉卧月下,吹奏玉笙;向往着披蓑垂钓,与江鸥为伴。这些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将壮丽山水与平凡生活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的磅礴气势,又流露出淡泊闲适的人生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