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道斋

儒行篇中有至论,书斋乡县两存存。
南音楚国钟仪操,仁术函人孟氏言。
近信每随流水到,旧庐凝望度云屯。
里非胜母泉君子,循取佳名睹圣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儒家学者在书斋中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坚守,用典自然,意境深远。

首联"儒行篇中有至论,书斋乡县两存存"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儒家经典《儒行篇》中蕴含着至高道理,而书斋虽小,却与整个乡县的精神文化共存。这里的"两存存"用叠词强调精神与现实的交融。

颔联用两个典故:"南音楚国钟仪操"讲楚国乐师钟仪被囚仍奏楚音,喻气节;"仁术函人孟氏言"指孟子谈仁术如函人制甲必求护人。这两个典故展现了儒家推崇的品格:坚守本心,仁爱为本。

颈联"近信每随流水到,旧庐凝望度云屯"转入写景:书信随流水而来,在旧居凝望云聚云散。流水、浮云的意象暗喻时光流转,但学者依然坚守书斋,体现其定力。

尾联"里非胜母泉君子,循取佳名睹圣门"用"胜母"典故(传说曾子因地名不孝而不过胜母里),说明这里虽非名胜之地,但通过追求美名也能通向圣贤之门。强调修身不在外物,而在内心追求。

全诗通过书斋这一空间,展现了儒家学者"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用典自然贴切,将道德追求融入日常景物,既有哲理深度,又不失生活气息。诗中"流水""浮云"等意象的运用,使说理不显枯燥,反而充满诗意。

何弃仲

何弃仲,字之处父,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一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