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

洗钵家家事一同,新罗不在海门东。
因行掉臂赵州老,身在烟萝第几重。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讲了一个深刻的禅理,我们可以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表面故事): 前两句说"每家洗碗的方式都一样,但新罗(古朝鲜)的碗不在东海边",用洗碗比喻日常修行——看似重复的琐事里藏着智慧。后两句讲一位叫赵州的老禅师甩着手臂走路,却不知自己已身处烟雾藤蔓的重重山林中,暗指修行者常身在境界中而不自知。

第二层(禅机所在): • "洗钵"象征修心,表面是洗碗,实则是洗去执念 • "新罗不在海门东"打破常规认知,暗示真理超越地理方位 • 赵州禅师甩臂走路的自在模样,正是"无心是道"的体现 • "烟萝第几重"用山林迷雾比喻层层开悟的境界

第三层(生活启示): 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远方,就在洗碗扫地这样的日常里。像赵州禅师那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必刻意追求境界,反而可能已经处在更高的悟道层次中。就像现代人总追逐远方风景,其实最美的禅意可能就在自家厨房的水声里。

释普岩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