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裁缝

珠箔因风起,飞蛾入最能。不教人夜作,方便杀明灯。

现代解析

《春夜裁缝》这首诗用简单的画面,道出了生活中一个充满哲理的瞬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夜场景:门帘被风吹得轻轻飘动("珠箔"指用珠子串成的门帘),一只飞蛾趁机钻进了房间。这里用"最能"二字很巧妙,既说飞蛾擅长钻空子,又暗指它总爱扑向光亮的天性。

后两句突然转折:裁缝不再熬夜赶工了,索性吹灭了油灯。表面看是因为飞蛾扰人,实际藏着更深的含义——与其和干扰较劲,不如直接停下。这种"主动熄灭"的选择,既带着无奈,又透着智慧。

全诗最妙的是把"飞蛾扑火"这个老典故翻出新意。通常人们用这个典故比喻盲目追求,但诗人却站在裁缝的角度,用灭灯来反制飞蛾。20个字里既有生活气息,又包含"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处世哲学,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的"与其内耗,不如躺平"。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普通的生活场景突然有了思想的光亮,正是古典诗歌最迷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