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真诰
长史昔好道,鍊真三秀峰。
夜感紫微仙,降集华房中。
鸾鸟鸣素月,翠旌飏琅风。
摛辞托讽寓,赞扬皆真宗。
中有餐霞法,可以回婴童。
刻之白玉检,藏之华阳宫。
真人有仙气,乃得探其踪。
我生慕玄素,无由启愚蒙。
啸咏金玉章,灵音朗九空。
怀仙起冥想,飒然精灵通。
焉能出嚣滓,歘忽骖云龙。
夜感紫微仙,降集华房中。
鸾鸟鸣素月,翠旌飏琅风。
摛辞托讽寓,赞扬皆真宗。
中有餐霞法,可以回婴童。
刻之白玉检,藏之华阳宫。
真人有仙气,乃得探其踪。
我生慕玄素,无由启愚蒙。
啸咏金玉章,灵音朗九空。
怀仙起冥想,飒然精灵通。
焉能出嚣滓,歘忽骖云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长史"的人追求修仙的故事,用充满仙气的画面展现了修道的奇妙体验。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修仙奇遇(前10句) 讲长史在深山修炼时,突然遇到神仙降临的奇幻场景:月光下有鸾鸟鸣叫,风中飘着翡翠色的旗帜,神仙传授了返老还童的秘法,还把秘诀刻在玉板上藏在仙宫里。这里用"鸾鸟""翠旌"这些华丽意象,把修仙写得既神秘又美好。
2. 凡人向往(中间6句) 诗人说自己虽然羡慕修仙,但资质普通,只能通过朗诵仙经来感受仙气。这里"金玉章"指珍贵的道经,"灵音朗九空"形容念经时声音直达云霄的震撼,展现了普通人接触仙道的途径。
3. 精神超脱(最后4句) 诗人冥想时突然感觉通了灵性,幻想自己能否摆脱尘世烦恼,像仙人一样驾龙飞升。最后两句用"嚣滓"比喻世俗烦恼,"骖云龙"象征飞升成仙,表达了超越现实的渴望。
全诗妙在: - 把修仙写得像亲眼所见,月光仙鸟、风中旗帜的画面感很强 - 用"回婴童"(返老还童)这种具体好处吸引人 - 最后从幻想回到现实,留下余味 - 通篇带着对仙境的向往,又保持理性距离
本质上是通过修仙故事,表达人对超越平凡、追求永恒的渴望,这种情感古今相通。诗中那些华丽的神仙景象,其实都是内心向往的外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