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李会合图

未识沙场苦,空曾奉使来。讵知羝乳约,不抵雁书回。

汉节风霜古,胡笳旦暮哀。谁怜太史令,心为故人摧。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苏武和李陵在匈奴相遇的故事,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

1. 前两句说李陵当初年轻不懂战场残酷,只凭一腔热血出使匈奴,结果战败投降。他以为投降后能像公羊产奶(比喻不可能的事)一样等来回国机会,却连一封家书都收不到——这里用"雁书"比喻书信,凸显他的绝望。

2.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苏武(持"汉节"的使者)在匈奴十九年受尽风霜,连符节都磨旧了;另一边是李陵每天听着胡人的哀乐,内心煎熬。诗人用"风霜古"形容节杖的磨损,用"旦暮哀"表现李陵度日如年的痛苦。

3. 最后两句最扎心:没人理解司马迁(太史令)的处境——他因为替李陵说话被处宫刑,此刻既心疼老友苏武,又痛惜李陵的遭遇。一个"摧"字道尽三人之间被时代撕裂的友情。

全诗妙在通过"雁书""胡笳"这些典型意象,把历史人物的无奈写得如在眼前。最打动人心的不是英雄事迹,而是英雄背后那些被迫作出选择、承受代价的普通人情感。就像现代战争中,最动人的往往不是勋章,而是战壕里士兵们藏着的家书和眼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