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熊飞将军六首 其六

山河飘泊水流淙,万里君臣共一艭。肉食谁能支北虏,草茅公独奋南邦。

已知运去中原陷,未肯身为左衽降。回首康王能渡马,滔滔流恨满长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对民族英雄熊飞的深切悼念,通过历史场景的对比,展现了英雄的悲壮与无奈。

前两句用"漂泊的山水""共乘一船"的画面,暗指南宋君臣在国破家亡时流离失所的处境。"肉食者"指当时享厚禄的官员,他们无力抵抗北方敌人,而"草茅公"(指熊飞)作为平民却为南方奋起抗争,形成强烈对比。

五六句点明时局:中原注定沦陷,但英雄宁死也不愿屈服于外族统治("左衽"指异族服饰)。最后两句最令人唏嘘:看着康王(宋高宗)当年渡江逃跑的路线,长江水仿佛都充满了遗憾——暗讽统治者苟且偷生,而像熊飞这样的忠义之士却只能含恨而终。

全诗用"滔滔江水"这个意象贯穿,既是真实的历史场景,又象征着英雄未竟的壮志和绵长的遗恨。通过小人物的壮烈与大人物的懦弱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在时代洪流中,真正的英雄气概往往来自民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