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文字狱现象的批评。
首句“行间搜索句间寻”描绘了人们在文字中仔细寻找、推敲每一个字句的场景,暗示了一种过度敏感和紧张的氛围。第二句“嗅罢欢呼异味闻”则用“嗅”和“异味”来比喻那些在文字中刻意寻找“问题”的人,他们一旦发现所谓的“问题”,就会立刻欢呼雀跃,仿佛找到了什么重要的证据。
第三句“九族株连标点亦”直接批评了当时的株连制度,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可能成为牵连他人的借口。最后一句“满篇谁个不刁民”则进一步讽刺了整个社会,似乎每一个人都在被怀疑、被指责,没有人能够幸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语言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紧张气氛和权力对文字的过度控制,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深刻忧虑和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