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场行

长安少年游侠客,走马日逐城南陌。见人不肯道姓名,不是英雄不相识。

平生意气重结交,龙泉三尺横在腰。片言偶合吐肝胆,万事到手轻鸿毛。

朝入主人门,暮醉主人宅。主仇不报空丈夫,跃马出门身不惜。

刺杀仇人函首归,淋漓颈血尚沾衣。主人请以千金报,踏步掉头去不告。

君不见,荆卿当日勇无伦,聂政西来亦可亲。从来缓急相看者,犹数屠沽辈里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侠客的快意恩仇,充满了江湖豪情和侠义精神。

1. 侠客形象:
开篇就刻画了一个长安少年侠客的形象,他骑着马在城南游荡,不愿轻易透露姓名,只与真正的英雄结交。他腰间挂着宝剑(龙泉剑),性格豪爽,一旦与人意气相投,便愿意倾心相待,把世间琐事看得轻如鸿毛。

2. 报恩与复仇:
侠客受到主人款待,便铭记恩情。当得知主人有仇未报,他毫不犹豫地策马出门,刺杀仇人,提着仇人的头颅回来,衣服上还沾着鲜血。主人想用千金酬谢他,他却头也不回地离开,展现了侠客不图回报的洒脱。

3. 历史侠客的呼应:
结尾提到荆轲(刺杀秦王的勇士)和聂政(为报恩刺杀韩相侠累的刺客),强调真正的侠义精神往往来自市井屠夫、酒贩等普通人。他们虽然出身低微,但在危难时刻却能挺身而出,比那些表面光鲜的人更值得信赖。

核心思想:
这首诗赞美了侠客的豪情、义气和快意恩仇的精神。他们重情重义,恩怨分明,不为名利所动,甚至不惜性命去践行自己的信念。这种侠义精神,即使在今天,依然能让人感受到热血与豪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