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

清晓入花如步障,恋花行步步迟迟。
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
野客须𢬵终日醉,流莺自有隔年期。
使君坐处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丽花景,以及人们对这种美景的赞叹和喜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

第一句“清晓入花如步障”,意思是清晨进入花丛之中,仿佛走在一个巨大的屏障之中。这里“步障”指的是古代一种用来遮挡视线的屏风,这里用来比喻花丛的密集和美丽。

第二句“恋花行步步迟迟”,诗人被花的美丽所吸引,走得那么慢,表现了他对花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两句“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花朵的姿态。花朵在微风中微微颤动,仿佛即将绽放的中心花朵,就像火焰一样热烈地燃烧着外面的树枝。

“野客须𢬵终日醉”,这里的“野客”指的是那些喜欢自然,喜欢在自然中寻求乐趣的人们。诗人说,对于这些喜欢自然的人,他们需要整天沉浸在花的美丽之中,以此来满足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流莺自有隔年期”,流莺指的是在花朵间飞舞的鸟儿,它们似乎和花儿有着隔年的约定,每年春天都会回到这里。

最后两句“使君坐处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写的是有人在花丛中举办宴会,音乐和歌声交织在一起,这美景使得即使是仙人也难以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花朵的美丽与生机,以及人们对这种美景的深深喜爱和留恋。通过诗人的笔触,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看到花朵的美丽,听到鸟儿的歌唱,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样一个美妙的场景之中。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