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刑口占

宿业因缘人不知,如今啐啄与同时。
今生欢喜偿他了,来世分明不欠伊。
梦幻色身从败坏,闲田虚树已生枝。
休休休也归家去,石云怀胎产一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位即将面临死亡的人,在临终前对人生的感悟和释然。全诗语言朴素却充满哲理,核心思想是"放下执念,坦然面对生死"。

前四句像在算一笔人生账:作者说过去种下的因果别人看不懂(宿业因缘),但现在到了该结账的时候(啐啄同时)。这辈子把该还的债都还得开开心心,下辈子就能清清白白重新做人。这里用"欢喜偿他"特别生动,把还债写得像送礼一样轻松。

五六句用了两个绝妙比喻:人的身体就像梦里看到的幻象终会消失(梦幻色身),但精神就像荒田里自己长出的树苗(虚树生枝),暗示肉体消亡但精神永存。最后两句最震撼:连说三个"休"(算了),就像扔下所有包袱。把死亡说成"归家",把新生比作石头里蹦出孩子,用最离奇的想象表达"死亡即是新生"的禅意。

全诗妙在把沉重的生死话题,用买菜做饭般的日常语言和脑洞大开的比喻说得举重若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坦然,和"回家生孩子"的达观,让人看到面对死亡时最通透的生命态度。

邛州僧

邛州僧,失其名。徽宗宣和时被人诬陷不轨,受鞫即承,人知其冤,亦讫无异词,遂伏法。事见《夷坚三志》辛卷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