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题四首 其三

乍裂长空紫帛声,冰弦弹破旧瑶筝。
危炊米自刀尖淅,寓泣珠曾纸上烹。
未许梅骸埋故苑,竟教玉魄冷严城。
而今寂寞荒冈夜,犹诉当时十万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战争后的凄凉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悲壮与哀伤。

开篇用"撕裂长空的紫色绸缎声"比喻战场上的炮火轰鸣,用"冰弦弹破旧瑶筝"形容兵器碰撞的刺耳声响,两个比喻既华丽又残酷。中间四句通过"刀尖淘米"、"纸上煮泪珠"等反常意象,展现战时百姓的艰难生活——连做饭都要提防刀刃,悲伤只能写在纸上。

后四句转向战后景象:梅花(象征战士)没能葬在故土,月光(象征亡魂)笼罩着冰冷的城墙。最后两句最震撼:如今荒山野岭中,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十万将士的呐喊。这里用"诉说"赋予荒野以生命,让读者感受到战争记忆的深刻。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血腥战场与凄美意象结合,用"紫帛"、"瑶筝"、"梅骸"、"玉魄"等优美词汇描写残酷战争,形成强烈反差,让悲壮感更加深刻。最后留下的不是具体战事,而是那种挥之不去的苍凉与哀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