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公子歌

家世平陵东曲住,生长轻肥耻纨裤。
夷门曾访鼓刀人,赵州一拜平原墓。
杀身不惜为知己,乡闾但道酒人耳。
北上边城望大荒,南寻禹穴西衡湘。
万里阴相天下士,眼中彼彼止如是。
一笑归来更读书,十年折节为名儒。
当时心慕要离勇,今笑荆轲徒匹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出身富贵却不愿做纨绔子弟的侠士故事,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
主人公出身在平陵东曲的富裕家庭,但以穿华服、当纨绔子弟为耻。他像战国侠士一样结交市井豪杰(鼓刀人指屠夫朱亥),专程去祭拜战国公子平原君的墓。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但乡里人只当他是个爱喝酒的怪人。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
他走遍大江南北——北到边疆荒漠,南到禹王遗迹,西到衡山湘水。这一路上暗中观察天下人才,却发现所谓英雄不过如此("彼彼止如是"带着失望)。于是笑着回家埋头读书,用十年时间从侠客转型成为大学者。

第三部分(结尾两句):
年轻时崇拜要离(春秋刺客)那样的孤胆英雄,现在却觉得荆轲刺秦王只是莽夫之勇。这种思想转变很有意思——从崇尚个人武力到追求学问修养,从仰慕匹夫之勇到领悟真正的勇气在于智慧。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主人公的成长轨迹:富家子弟→江湖侠客→旅行者→学者。他用脚步丈量山河,用时间沉淀思想,最终完成了从"用拳头说话"到"用头脑立世"的蜕变。最后对荆轲的评价尤其深刻,说明他悟出了:真正的英雄不是逞凶斗狠,而是要有深谋远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