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寺居酬张侍御六韵见寄

六十上清冥,晓缄东越藤。山光紫衣陟,寺影白云凝。
湿叶起寒鸟,深林惊古僧。微风窗静展,细雨阁吟登。
清韵岳磬远,佳音湖水澄。却思前所献,何以豸冠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60岁隐士在山寺中的清幽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境界。

开篇"六十上清冥"直接点明主人公年岁已高,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晓缄东越藤"暗示他收到远方来信,为全诗埋下伏笔。

中间四联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寺景致:紫色的山光中,白云萦绕着寺庙;潮湿的落叶惊起寒鸟,幽深的树林让老僧也感到惊讶;微风轻拂静窗,细雨中的楼阁适合吟诗。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静谧空灵的修行环境。

"清韵岳磬远,佳音湖水澄"两句尤为精妙,将钟磬声的悠远与湖水的清澈相互映衬,形成视听通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山寺的钟声,看到澄澈的湖水。

结尾处诗人反思:自己过去为官时的作为,如何配得上"豸冠"(古代御史的官帽)的称号呢?这一反问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全诗通过"山光、寺影、湿叶、深林"等自然意象,配合"微风、细雨"的天气描写,构建出一个充满禅意的空间。60岁的诗人在这里听磬观水,反思人生,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隐逸情怀和对精神净土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