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却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前两句"北堂萱草萎红尘,回首家山涕泣频":
"北堂萱草"在古代常用来代表母亲,这里说母亲种的萱草已经在红尘中枯萎,暗示母亲可能已经离世。诗人回头望着家乡的方向,忍不住一次次流泪。这两句直接点出了失去至亲的痛苦和思乡之情。
后两句"烟柳清明看又过,天涯仍有未归人":
清明时节的柳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这个节气又过去了。诗人感叹自己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还是没能回家。用"烟柳清明"这个典型的春天景象,反衬出自己无法与家人团聚的遗憾。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萱草、烟柳这些具体意象,把抽象的思乡之情变得可见可感
2. "看又过"三个字平淡却有力,写出时间流逝而自己依然漂泊的无奈
3. 最后"未归人"的自称,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遗憾
这种用日常景物表达深沉情感的手法,让即使不了解古诗的现代读者,也能体会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