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幽默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统治者的兴趣和关注点发生了变化。
首先,诗人用“戏问将何对所耽”开篇,像是在开玩笑地问:“你们沉迷于什么呢?”这里的“耽”指的是沉迷或专注的事物。接着,“滑稽无骨是常谭”则用“滑稽”形容那些空洞无物的言论,暗示这些话题虽然引人发笑,但缺乏实质内容,不过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统治者,进一步揭示了这个变化。“昔时王者皆通四”指的是古代的君王通常博学多才,懂得“四书五经”等经典,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而“近见君王祗好三”则讽刺现在的君王只关注“三样东西”,这里的“三”可能是指某些狭隘的兴趣或单一的追求,暗示现在的统治者不再像古代那样博学,反而变得狭隘和肤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幽默的对比,批评了当时统治者兴趣的狭隘和思想的肤浅,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讽刺。诗人用轻松的笔调,却道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使得这首诗词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批判性。
周昙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