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雪中独处时的孤独与思念,同时展现了冬日景色的清冷之美。
前两句写诗人在雪中独行:他踩着厚厚的积雪("掩胫"指雪深到小腿),独自昂着头吟诗。这里通过"祇自昂"的细节,表现了一种孤傲自赏的姿态。
中间四句用两组意象形成对比: - 梅花在覆雪的山路上绽放,结冰的池塘水面像玉一样起皱。这两句用"梅花"和"冰玉"勾勒出清冷绝美的冬日画卷。 - 接着笔锋一转:好马能日行千里,但思念的人却远在天边。这里用"良马"与"美人"的对比,突出了距离带来的无奈。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想写信却无法送达(可能是路途遥远),连共同坚守的道义都要被遗忘了。这种"相忘"不是真的忘记,而是表达了一种因分离而产生的深切忧虑。
全诗妙在将冬日实景与内心情感自然交融,雪景的冷清烘托出思念的炽热,马的迅捷反衬出相思的无力。最后落在"道义"二字,使普通的怀人之情升华到了精神共鸣的层面。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