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陪韦卿宴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作者陪友人韦卿在南亭宴饮的场景,展现了闲适雅致的自然之趣。

首联"何必去著名的龙山,在南亭欣赏风景也不差"开篇就打破常规——节日不一定要去热门景点,身边寻常的亭台也能找到乐趣。这种"处处是风景"的生活态度现在也很适用。

颔联提到两位历史人物:用"陈侯"的典故暗指宴会主人韦卿有古人的风雅,用谢灵运的典故说这里有文人墨客钟情的景致。古人写诗常这样借历史人物来夸赞当下。

颈联是实景描写:坐在亭中,青翠山峰近在眼前,窗外远树整齐排列。就像我们拍照时会找前景和远景的层次感,诗人用"近景-远景"的构图让画面立体起来。

尾联最妙:诗人说"神仙家自有明月相伴,何必感叹太阳西沉"。这是双关——既写实景的昼夜交替,又暗含人生哲理:不必惋惜时光流逝,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美好。就像现在说的"别为夕阳伤感,准备看星空吧"。

全诗用家常的宴饮场景,传递出"当下即是美好"的豁达心境。语言清新自然,就像朋友聊天时随口说出的生活感悟,这种接地气的智慧正是古诗恒久动人的原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