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资福院平绿轩二首

水屋围春绿,云岑送晓青。
无心向朝市,信步到禅扃。
野境连天远,疏钟隔岸听。
杯行莫辞醉,檐月笑人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宁静自然的禅意场景,语言清新自然,读来让人感到放松。

前两句“水屋围春绿,云岑送晓青”用简单的色彩勾勒出画面:临水的小屋被春天的绿色包围,清晨的山峰透着青翠。这里没有复杂修辞,但绿和青的搭配立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

“无心向朝市,信步到禅扃”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对繁华街市没兴趣,随意散步来到禅院。这种随性自在的态度,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谁不想偶尔逃离忙碌生活呢?

“野境连天远,疏钟隔岸听”继续拓展画面:开阔的野外景色与远天相接,对岸传来稀疏的钟声。这里的“疏钟”用得巧妙,既写钟声稀疏,也暗示环境的宁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若有若无的钟声在旷野回荡。

最后两句最有趣:“杯行莫辞醉,檐月笑人醒”。诗人说喝酒别怕醉,因为屋檐上的月亮都在笑话醒着的人。这种带点幽默的说法,其实是在赞美微醺时放松的状态——连月亮都觉得清醒的人太较真了。这种生活态度放在今天也很酷:偶尔放下理性,享受当下的美好。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个短视频:从春日清晨的自然景色,到漫步禅院的闲适,最后以月下小酌收尾。没有说教,只是用画面和细节,让人感受到慢生活的美好。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无心”的随意感——不刻意追求什么,反而遇见最舒服的风景。

陈炳

宋虔州赣县人,字晦之。结庐崆峒山,躬耕求志,勤于著述。包拯曾师事之。有《文权》、《白云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