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悟空塔"的佛塔,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佛法智慧与超脱境界。
开篇"浮图萧瑟入虚空"用孤寂的佛塔直插云霄的画面,营造出超然物外的意境。第二句"一聚全身罔像中"暗指佛塔凝聚着佛法真谛,却又难以用具体形象来描述。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佛教典故展开:马祖道一禅师开悟的故事,以及龙王现身显神通的传说,展现佛法既能启迪智慧("传马祖心开佛印"),又具神奇力量("识龙潜主示神通")。"毫光委坠"与"道气馨香"的描写,让佛光与海风交织成富有禅意的画面。
结尾两句点明这座塔已完成度化众生的使命("此地化缘才始尽"),反问"更於何处动魔宫",暗示佛法无边,随时准备降伏邪恶。全诗以空灵笔法,将佛塔的庄严与佛法的玄妙完美融合,让读者感受到超越尘世的宁静力量。
释赞宁
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