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没有风柳絮才飘落到地面,一旦有了风它还会漫天飞扬。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bìn)毛生。
轻轻袅袅好似雪花飘落,谁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头发。
缘:因为。渠:这里代指柳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没有风柳絮才飘落到地面,一旦有了风它还会漫天飞扬。
轻轻袅袅好似雪花飘落,谁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头发。
注释
缘:因为。
渠:这里代指柳絮。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它既没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态,也没有借柳絮抒写惜别伤春之情,而是以凝炼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简洁鲜明,富有风趣。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描写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极为纤细、轻灵,无风时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风,那怕是和煦的微风,也会漫天飞舞起来。它的这种性状是很难描述的。薛陶说:“二月杨花轻复微”,并没说清是怎么个轻法。雍裕之从风和柳絮的关系上落笔,并对比了柳絮在“无风”和“有风”时两种不同的状态,只十个字,就将柳絮的特征给具体地描绘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状物的高手。
“缘渠偏似雪”句则是写柳絮的颜色。柳絮不仅其轻飞乱舞之状象雪,而且其色也似雪。所以东晋谢道韫早就以柳絮喻雪花,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可见要描绘柳絮的颜色,还是以白雪为喻最为恰切。但如果仅指出其“偏似雪”,那就是重复前人早就用过的比喻,显得淡而无味,所以诗人紧接着补上第四句:“莫近鬓毛生”。这一笔补得出人意料,十分俏皮。自来人们多以霜雪喻白发,这里因为柳絮似雪,遂径以柳絮隐喻白发,这已不落窠臼;不仅如此,诗人又从咏物进而表现人的情思:人们总是希望青春永驻,华发迟生,而柳絮似雪,雪又象白发,所以尽管柳絮轻盈可爱,谁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头发。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又一格吧。
这首诗通篇无一字提及柳絮,但读完全诗,那又轻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们眼前飞舞,它是那样具体,那样鲜明,似乎一伸手就可捉摸。全诗二十个字,如同一个精心编制的谜语。由于准确地道出了柳絮的特征,那谜底叫人一猜就着。于此可见诗人体察事物之细,艺术提炼功夫之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柳絮轻盈飘舞的特性,同时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淡淡感慨。
前两句"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像两个动态镜头:没有风时,柳絮轻轻落地;风起时,又漫天飞舞。这里抓住了柳絮"轻"的特质,用"到地"和"满空"的对比,让读者仿佛看到柳絮随风起落的画面。
后两句"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双关。把柳絮比作雪花,既形象又新鲜,因为柳絮的洁白轻盈确实像飞舞的春雪。最后一句最有意思,表面是说"可别让柳絮沾到我的白发上",实际上是用"鬓毛生"暗指白发,表达对年华老去的轻微感叹。诗人看到漫天柳絮,突然联想到自己渐生的白发,这种联想自然又带着些许幽默。
全诗妙在:
1. 观察细致,把常见的柳絮写得活灵活现
2. 比喻新颖,把柳絮比作雪花很贴切
3. 转折巧妙,从写景自然过渡到人生感慨
4. 语言轻松,连感叹衰老都带着俏皮
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春日柳絮,却在照片角落不经意露出几根白发,既有生活趣味,又藏着时光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