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独居高山的清寂生活,同时暗含对功名之路的感慨。
前四句写居住环境:主人公住在终南山白阁峰的一间小屋,彻底远离长安的繁华。山顶人迹罕至,只有整夜呼啸的西风带来刺骨寒意。用"彻夜寒"三个字,既写实景的寒冷,也暗示隐居生活的孤寂清苦。
五六句是诗中最生动的画面:悬崖边踩着积雪小心前行,飞瀑从云间倾泻而下。这两个动态场景,既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惊险与壮美,也暗喻人生道路的艰险。"乘雪度"和"过云看"的描写充满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啊,应该明白通往显贵之路(青门代指权贵之门)就像这雪山飞瀑一样艰难。这里用"应念"二字,既带着对追名逐利者的提醒,也透露出自己选择隐居的清醒。
全诗最妙处在于:表面写山景,实则写人生。悬崖飞瀑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仕途险阻的象征;西风寒夜不仅是气候描写,更是孤高心境的投射。诗人把隐居的孤傲与对世俗的冷眼,都融进了冰雪云雾的山水画中。
释保暹
释保暹,字希白,金华(今属浙江)人。普惠院僧。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馆,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有《处囊诀》一卷(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四),已佚。今录诗二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