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修行境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前四句写白居易(白尚书)作为在家修行的典范,能够降伏内心的烦恼(魔军),让杂念像朽木一样消散。这里用"居士"点明白居易在家修行的身份,"魔军"比喻内心的欲望杂念。
后四句转而称赞另一位修行者(丹阳侯),说他像敲响法鼓唤醒众生,打开心灵的窗户。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应当像遨游天际般自由,而不是被世俗事物束缚。最后的小注说明这位尚书正在研读佛经,深入佛法海洋。
全诗用对比手法,通过"何如""方当"等转折词,层层递进地表达: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灵的自由。诗人用"拉朽""法鼓""天游"等生动比喻,把抽象的修行境界写得具体可感,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精神超脱的美妙。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