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吴荆溪

家数文章有路寻,云韶殊世不殊音。
小生不幸生来晚,才识先生识水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前辈文人的敬仰和遗憾之情,语言朴素但情感真挚。

首句"家数文章有路寻"是说前辈的文学成就和写作方法是有迹可循的,后人可以学习继承。这里的"家数"指的是文学传统和创作方法。

第二句"云韶殊世不殊音"用了个比喻:就像古代《云门》《韶乐》这些雅乐虽然时代不同了(殊世),但美好的音乐本质没变(不殊音)。意思是虽然时代变迁,但真正的文学精神是永恒的。

后两句直抒胸臆:"小生不幸生来晚"说自己出生太晚,没能赶上与前辈同时代;"才识先生识水心"中的"水心"指南宋著名学者叶适(号水心),这里借指诗中的"吴荆溪"先生。是说直到现在才真正理解先生的文学造诣之深。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表达了后学对前辈文学大家的仰慕之情。诗人用简单平实的语言,把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对前辈的敬仰,以及生不逢时的感慨都表达得真切动人。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正是中国文人代代相传的宝贵传统。

卫泾

(?—1226)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卫季敏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与朱熹友善。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卒谥文穆,改谥文节。有《后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