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吊古
播迁海国恨何穷⑴,当日乾坤黯淡中。
玉玺泪沉王气散⑵,铜驼月冷帝图空。
寒厓风雨愁归鹤,故国松楸泣断鸿。
一自翠华摇落后,忠魂长护紫龙宫(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二)。
⑵ 泪,清赵允閒等重修《厓山志》卷七作“波”。(李君明整理)
玉玺泪沉王气散⑵,铜驼月冷帝图空。
寒厓风雨愁归鹤,故国松楸泣断鸿。
一自翠华摇落后,忠魂长护紫龙宫(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二)。
⑵ 泪,清赵允閒等重修《厓山志》卷七作“波”。(李君明整理)
现代解析
这首诗《厓山吊古》通过描绘南宋灭亡的悲壮场景,表达了深沉的亡国之痛和忠臣气节。
前两句写南宋朝廷被迫逃亡海上的绝望,"恨何穷"直接点出无尽的悲愤,"乾坤黯淡"用天地变色比喻王朝末日。三四句用"玉玺沉海"象征政权终结,"铜驼月冷"暗指皇权崩塌,画面感极强。
五六句借自然景物抒情:风雨中的孤鹤、松林里的断鸿,都是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写照。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虽然王朝覆灭,但忠魂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紫龙宫"既指皇宫也象征华夏正统。
诗中巧妙运用沉玺、冷月、归鹤等意象,把历史悲剧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画面。特别是"泪沉"与"波沉"的版本差异,前者突出哀伤情绪,后者更显历史沧桑,都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全诗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展现了震撼人心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