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中山

天高月黑风沙恶;志决身歼军务劳。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练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逝世("挽"即悼念之意)的沉痛哀思,同时赞颂了他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前一句"天高月黑风沙恶"用自然环境象征时代背景:天空虽高却不见月光(象征光明被遮蔽),狂风卷着沙石(象征时局动荡)。这七个字就勾勒出孙中山所处时代的黑暗与艰难。

后一句"志决身歼军务劳"直接刻画孙中山的形象:"志决"说他革命意志坚定,"身歼"指他最终耗尽生命,"军务劳"点明他为军事革命操劳一生。短短七个字浓缩了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和"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全诗艺术特点鲜明:
1. 善用对比:黑暗环境与光明人格形成反差
2. 意象生动:用"风沙"比喻革命阻力,形象可感
3. 语言凝练:14个字就完成环境烘托+人物塑造
4. 情感深沉:没有直接写悲伤,但字里行间都是痛惜

普通读者可以这样理解:这首诗就像一张黑白木刻版画,用最简洁的线条,刻画出孙中山在黑暗时代中燃烧自己、照亮中国的伟岸形象。虽然语言朴素,但每个字都饱含力量,让人读后既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难,更体会到革命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崇高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