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假山偈

片石亡来岁月深,昔时来觅到如今。
谁知只在家山里,枉费工夫别处寻(清饶昌胤康熙《抚州府志》卷二五)。

现代解析

这首《失假山偈》用大白话讲了一个特别生活化的故事,但藏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诗里说:一块假山石不见了很久,主人从过去找到现在都没找到。最后发现,原来石头一直就在自家院子里!白白在外面费了那么多功夫。

这就像我们现代人常犯的错:
1. 总以为好东西在远方:拼命追求外界的成功、别人的认可,却忽视了自己已有的幸福。就像天天刷朋友圈羡慕别人,却没发现自家阳台的夕阳也很美。
2. 习惯性"灯下黑":最明显的答案往往被忽略。就像着急找手机,结果发现一直握在手里。
3. 徒劳的折腾:诗中"枉费工夫"四个字特别扎心,我们是不是也经常为虚无的目标瞎忙?

诗人用丢石头这么件小事,戳中了人类共通的毛病——不懂珍惜眼前。现在很多人焦虑、不快乐,不就是因为总在"别处寻"吗?其实幸福就像那块假山石,可能就在你转身就能看见的地方。

何师韫

宋抚州金溪人,字季才。嫁临川饶氏,四十而寡。所居有懒愚树,遂榜室曰“懒愚”。好作诗,未尝自露。喜佛教,遍阅《华严》诸经。卒年八十六。有诗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