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浚州八景诗(录四首) 其一 伾山晓月

蒲牢振东林,明月坠西岭。
清涵玉镜明,光动金波影。
岩扃岚气深,石像苔花冷。
目送伾山云,扶桑散初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浚州八景之一的"伾山晓月",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走进黎明时分的山间美景。

开篇两句就像电影镜头:东边寺庙的钟声(蒲牢是钟上装饰的龙形兽)惊醒了清晨,西边山岭上月亮正缓缓落下。这里用声音和光影的对比,一下子把读者带入拂晓时分的静谧氛围。

中间四句是特写镜头:月光像玉镜般清澈透亮,照得水面泛起金色波纹。山间雾气缭绕,石像上长满青苔透着寒意。诗人用"玉镜""金波"这样贵重的比喻,把寻常月光写得珍贵动人;而"岚气""苔花"的细节,又让山景显得神秘幽深。

最后两句镜头拉远:望着山间流动的云彩,东方已现出晨曦。这里的"扶桑"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暗示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整首诗从月落到日出,像一部延时摄影,记录下黎明时分光影变幻的每个动人瞬间。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清涵""光动""目送"这些细腻的观察,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沉醉。特别是"苔花冷"这个细节,既写出清晨的凉意,又透露出诗人静观万物时内心的宁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