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九

跏趺长使晷潜移,敲竹何人莫问奇。
正是勾玄寻乐处,真诠应得少人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静谧的园亭中沉思悟道的情景,传递出深邃而淡泊的哲理。

前两句"盘腿静坐让时光悄悄流逝,偶尔听见敲竹声也不必追问缘由",用日常画面展现修行者的状态。诗人用"跏趺"(盘腿坐姿)这个具体动作,配合"晷潜移"(日影移动)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时间在冥想中的悄然流逝。"敲竹声"这个偶然的声响,被处理成无需深究的插曲,暗示修行者对外界干扰的淡然态度。

后两句"这正是探寻玄妙、寻找真趣的时刻,但真正的道理恐怕没几个人能懂",揭示了诗的核心思想。诗人认为在简单生活中体悟真理才是真正的快乐,但这种深刻领悟往往难以为常人所理解。"勾玄"指探究深奥道理,"真诠"即真理真谛,这两个词点明了诗歌的哲思主题。

全诗通过"静坐观物"这个具体场景,表达了"大道至简"的哲理。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真理就藏在日常生活的静观之中,但需要放下执念、保持内心宁静才能真正领悟。这种将深刻哲理融入生活细节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歌"即景悟道"特色的典型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