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寺
金风荐新凉,偶散林皋屐。
同人意俱闲,苔径穿逼窄。
树木翳荒邱,给孤余旧迹。
传灯留夙缘,劫灰几变易。
山僧起相迎,简谈礼数毕。
蒲团坐片时,落语亦真率。
香炉除恼檀,秋花深丈室。
自来白云心,不忘持苦律。
嗟余慕元宗,经年走役役。
浮生泡影如,空门万境辟。
但使得皈依,瓶钵随晨夕。
归途暝景催,渺焉人天隔。
同人意俱闲,苔径穿逼窄。
树木翳荒邱,给孤余旧迹。
传灯留夙缘,劫灰几变易。
山僧起相迎,简谈礼数毕。
蒲团坐片时,落语亦真率。
香炉除恼檀,秋花深丈室。
自来白云心,不忘持苦律。
嗟余慕元宗,经年走役役。
浮生泡影如,空门万境辟。
但使得皈依,瓶钵随晨夕。
归途暝景催,渺焉人天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保安寺的一次宁静体验,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门清净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秋天的凉风带来了新的感受,他偶然间漫步在林间小径,心情悠闲。接着,他描述了寺庙周围的景象:树木遮蔽了荒凉的山丘,古老的寺庙遗迹依然存在。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古老的氛围。
诗人与山僧相遇,山僧简朴的礼节和真诚的谈话让他感到舒适。他们在蒲团上坐了一会儿,谈话简单而真实。寺庙里的香炉和秋花让诗人感到内心的平静,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向往这种清净的生活。
诗人感叹自己多年来为世俗事务奔波,感到生活如同泡影般虚幻。他渴望皈依佛门,摆脱尘世的纷扰,过上简单的生活。最后,诗人踏上归途,暮色渐浓,他感到自己与佛门之间的隔阂依然存在,但这种向往却愈发强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