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砚歌赠陆莆塘孝廉

书生砚田苦耕耘,田之授受由他人。
莆塘乃欲创物始,月斧自辟苍云根。
浑然元圭质素璞,疆场凹凸逐手分。
平留掌面蕉叶色,细出钟鼎雷回纹。
零星小石逞游戏,一滴滉瀁珠含唇。
晴窗晓日光鲜新,高吟《骚》《雅》追《皇坟》。
袖閒无声运斧斤,渊渊古气相氤氲。
钟王韩杜未落纸,隐约逗露先天文。
囊中蓄得端溪品,相戒不许俗手扪。
每爱青花浮荇藻,恰遇妙斫镌㻍琨。
余工试与遣暇隙,譬运重甓连朝昏。
文章已出戒剽窃,制器那用躬辛勤。
知君寓意弗苟且,诗笔扫尽窠臼陈。
砚成独许享其逸,此田属我长子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陆莆塘的书生自己做砚台的故事,用砚台比喻文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有意思。

开头说一般书生用的砚台都是别人做的,但陆莆塘偏要自己动手做。他选了一块天然石头,像开荒一样一点点雕刻:把凹凸不平的地方磨平,留出光滑的砚面像芭蕉叶,还刻上古代钟鼎的花纹。边角料也不浪费,做成小玩意儿,比如能含住一滴墨水的装饰珠。

白天他在窗边做砚台,晚上就读《诗经》《楚辞》这些经典。手里刻着石头,心里琢磨着古人文章,连空气都好像有了书卷气。还没下笔写字,砚台就已经带着文采了。

他随身带着好砚台,不让俗人碰。最喜欢砚台上像水草花纹的天然纹路,觉得比美玉还珍贵。做砚台就像古代名将陶侃每天搬砖练功一样,是种修炼。写文章怕抄袭,做砚台却不怕辛苦——因为这是创造。

最后夸陆莆塘做事认真,写诗也不落俗套。这个亲手做的砚台就像传家宝,要留给子孙后代。其实是在说:真正的文人精神,不是用现成的工具,而是自己创造,把心血传给后人。

全诗妙在把硬邦邦的石头说成活物:刻花纹是"雷回纹",边角料能"含唇",砚台还没用就"逗露先天文"。就像现在人做手工视频,看着普通材料在匠人手里变神奇,特别治愈。更厉害的是把做砚台和写文章联系起来——好的创作,都是这样一斧一凿磨出来的。

0